如何打动观众?——成功演讲的六个要素
工作中演讲无处不在,学习总结、工作汇报、产品推销、项目竞标等等。但是,如何做一场令人印象深刻、打动人心的演讲,成为摆在演讲者们面前的首要问题。
成功的演讲由两部分组成:初步工作和演示本身。
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。因此筹备过程可能比发言本身更重要。即使你是一个优秀的演讲者,如果没有事先的准备工作,你的精彩表演只会唤起观众的情感,而不会留下任何信息。最终,观众只会对舞台上的乐趣产生回忆,或者更确切地说,对浪费时间的后悔。
以下是良好的初步工作的几个要素:
写一个剧本,你的故事
即使你需要报告你的工作或支出,它也可以从枯燥的事实演变成有一个完整故事的逻辑叙述。
例如,从最初的任务开始,报告采取了哪些步骤/支出,得出了哪些结果,得出了哪些结论,并采取了哪些进一步的行动。
你的想法越是清晰,你传达的短语就越短、越简单,听众就越容易与你产生共鸣。
给自己做一份演讲PPT
如果你的演讲非常重要,如果你的演讲要重复讲很多次,如果你的演讲内容要生动展示企业、产品、数据、用户、照片等信息,为了帮助听众理解,必须要用PPT来辅助。
必要的话,可以考虑请专业演讲PPT设计师帮你设计。
像一些大型的产品发布会:苹果发布会和小米发布会,都使用了PPT。
为什么这样做呢?对,是为演讲目标服务,为演讲者服务。当你要介绍产品特色、用户体验、竞品对比等内容时,使用PPT能够帮助企业提升品牌形象、强化特色优势、辅助内容呈现、烘托会场氛围。
练习演讲
你可以录制自己的视频,在镜子前做演示,或者找到一个训练小组(同事,朋友)。
1. 安静的地方,自我练习。手机录音,计时,纠正口头禅 比如“嗯”“对”“然后”等语气词。
2. 找信任的朋友试听,结合听众反馈进行调整。
3. 找观众试讲,提前适应有观众的场景。
4. 冥想。树立演讲逻辑,根据关键词在脑海放电影,看是否卡碟,是否有遗漏。
刻意训练不等于重复训练,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是否根据反馈不断进行迭代改进。
有时候,你更应该在演讲之前了解听众大概有哪些,有什么样的特点,有什么样的需求,从而针对性的对内容进行调整。毕竟,对演讲效果的评判标准只能是听众对演讲的接受程度。
要与观众多互动,建立“桥梁”,而不要试图成为一个智者,一味地一个人自嗨,灌输式的演讲。演讲中如何精准把握群众心理特征,对演讲至关重要。
这是最后一个准备阶段——配置所必需的。发言前一小时:
听几首歌,给你能量。
提前喝点水,温暖你的韧带,使你的声音更圆润、洪亮。
做好彩排演练。调试好音频、舞台展示设备,播放准备好的PPT,测试下麦克风、翻页笔,确保每个演讲环节顺利进行。
当你完成了初步的工作,并且你确切地知道为什么,以及在谁面前演讲,那么我们就可以开始下一步了。
第二阶段-演讲本身。
在一些专业的场合,台下会有该领域的重要人物参会,在开始演讲前你可以对他们进行欢迎与问候。
如果你能简短介绍下自己的个人经历与今天所讲内容的关联,会更快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,提升你演讲内容的信赖值。
演讲中最有效的声音技巧是「停顿的力量」。
在音乐领域,全部的美感都蕴含在音符与音符转换之间的静默时刻。如果你听rap的话,你会发现,rapper们会在音乐的高潮时会突然停顿,这种rap技巧叫break,而如果能很好地运用break,无疑会为说唱增色不少。
同理,在演讲中,演讲的表演性和震撼力都蕴藏在要点转换之间的沉默片刻。这是一种艺术,通过不断练习你就能掌握。
其实我们(在演讲中)“说什么”也就是“语言”只占 10%,另外有 40% 都是通过声音来传递的。而这个声音包括你的发音、声音的抑扬顿挫、还有声音所蕴含的一个温度、声音的感染力、声音所传递的自信。
另外有将近一半都是你身体的语言。包括你今天穿着打扮、你的表情眼神,你的移动、站姿,包括你的手势语言。
语音
如果你的声音很快,声音很高,即使是诺贝尔奖演讲也很难被理解。你可以控制你的声音:控制它的高度,速度,你说话的音域,改变音调。
手势
非言语交流是非常重要的。如果你一直握紧拳头,向后仰(因为你在屏幕上阅读),或者闭上眼睛,那么任何用最仁慈的声音说话的尝试都不会有帮助。
试着保持开放:你的手掌转向大厅,真诚的微笑,用手势让观众感受到你的专业与自信,你的开放与包容。
与受众互动
事实上,你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向观众传达信息。所以问问题,听他们的评论,不要忘记眼神交流。这是你演讲的重要部分。
结论
有效而高效的演讲是一个熟练演讲者手中和嘴上的有力武器。练习,尝试,找到你的方法。使用上述提示,您一定会进步,并能够接近完美!